欢迎来到一览职业成长社区!收藏本站 路桥英才网一览首页|登录|注册|受邀加入

路桥英才网职业成长社区

打造全方位的路桥英才网交流学习平台

当前位置:专题 > “魔鬼路面”谁之过?

“魔鬼路面”谁之过?

 

在厦门大桥进岛方向的路面上有一条铁轨,铁轨周围的路面坑洼不平,三四个积满水的大坑成了过路车辆的“噩梦”。前日20时许,半小时时间里,这里就“坑”了20多辆车,全是车胎被压爆

铁轨四周的路面坑洼不平,由于下雨,地面凹陷处形成了多个积水坑。坑很深,车辆开过时水花四溅,车子经过时如果没有及时减速,很容易爆胎。这里过往车子很多,一辆接一辆。行至此处时,车主都会踩刹车减速,轻轻压过水坑,或是选择避让。也有些车子速度很快,“噗通”一声踩进水坑,之后再使劲爬上铁轨。


    放眼看去,路面上全是打着双闪的车子等待救援,场面十分“惨烈”。究竟为何驶过这条“魔鬼”路面,车子容 易爆胎呢?几日这里重新铺了沥青,但短短两三天,路面又坏了。

    谁来维修?养护单位和管理单位都互相推脱。请问这是谁的责任呢?

精品观点

梁庆东的主页

梁庆东  说:

经过我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分析如下  常见的公路病害有塌陷、水毁、乏油(沥青路面)、滑坡、车辙、翻浆冻害等,通过这个段文字估计此公路破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车辆长期的强烈荷载、日晒、雨淋、冷冻造成公路翻浆水毁起坑槽。间接原因比如路面结构设计、路面强度、基层压实度是否达到要求再加上此段路是否在地质条件较差的...
经过我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分析如下
  常见的公路病害有塌陷、水毁、乏油(沥青路面)、滑坡、车辙、翻浆冻害等,通过这个段文字估计此公路破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车辆长期的强烈荷载、日晒、雨淋、冷冻造成公路翻浆水毁起坑槽。间接原因比如路面结构设计、路面强度、基层压实度是否达到要求再加上此段路是否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有地下水的地段等
  后面说新铺设了沥青又没过几天又压坏了,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治根不治本的,没经过实际考察而满目的采取措施只有是徒劳!如果是地下水比较多,公路受到地下水的侵害那么应该采取周边设置盲沟、排水沟、井口等措施!还应该提高压实度必要时采取隔水材料。如果是去路面强度不够,采取加高厚度的混泥土路面。总而言之要做到排水合理。
我们应该明确责任方是谁,谁承担责任就由谁修。验收合格的公路交由甲方使用,如果在合同签订的养护期类。那么应该有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和养护,如果不在期限类,哪根据公路病害原因,来确定是由谁负责修复。
这根本不是什么魔鬼路面,是由于水毁导致路面起坑槽,车速过快,轮胎承受不住压力而爆胎。

[展开]

汪先生的主页

汪先生  说:

阳振的主页

阳振  说:

单从图片上路面的状况来判定:1.路面出现大面积网状裂纹。2.路面不同程度凹陷。3车辙明显且多出积水。4.此处过往车辆以重车或超载车居多。5,路面边沟排水不畅。路面网状裂纹及深坑无非是路基排水不畅,加上车辆反复碾压使得路面结构破坏渗水,导致路基土体不稳定,进而发生沉陷,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坑。杜绝此类现象的办...
单从图片上路面的状况来判定:1.路面出现大面积网状裂纹。2.路面不同程度凹陷。3车辙明显且多出积水。4.此处过往车辆以重车或超载车居多。5,路面边沟排水不畅。路面网状裂纹及深坑无非是路基排水不畅,加上车辆反复碾压使得路面结构破坏渗水,导致路基土体不稳定,进而发生沉陷,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坑。杜绝此类现象的办法倒是不难:1,交管单位,公路养护部门不能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好受损路面后,还要查出造成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比如车辆超重,路边排水不畅等等。只有修路的按技术规范,用路的遵法律规程,我们国家的公路能一路平安畅通

[展开]

我要回复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提交你的评论!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邹畅

2014-03-31 14:54:01 邹畅

这种情况主要是治标不治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赞(0) 回复(0)

张继飞

2014-03-31 14:41:06 张继飞

这路被破坏的现象到处可见,车走的多了,路要适时维护,否则难免出事故

赞(0) 回复(0)

张 浩

2014-03-31 14:29:53 张 浩

给精品观点点个赞

赞(0) 回复(0)

张成华

2014-03-30 17:29:08 张成华

这只能说维修的和当初施工的时候没做好

赞(0) 回复(0)

原飞(工程师、一级建造师)

2014-03-30 16:45:53 原飞(工程师、一级建造师)

地质不好,施工也没到位,所以路面车经过会变成那样

赞(0) 回复(0)

阳振

2014-03-30 16:22:49 阳振

单从图片上路面的状况来判定:1.路面出现大面积网状裂纹。2.路面不同程度凹陷。3车辙明显且多出积水。4.此处过往车辆以重车或超载车居多。5,路面边沟排水不畅。路面网状裂纹及深坑无非是路基排水不畅,加上车辆反复碾压使得路面结构破坏渗水,导致路基土体不稳定,进而发生沉陷,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坑。杜绝此类现象的办法倒是不难:1,交管单位,公路养护部门不能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好受损路面后,还要查出造成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比如车辆超重,路边排水不畅等等。只有修路的按技术规范,用路的遵法律规程,我们国家的公路能一路平安畅通

赞(0) 回复(0)

汪先生

2014-03-30 16:21:15 汪先生

首先,需明确铁路与公路修建时间的先后顺序。
一般情况,应该是铁路修建在前,公路修建在后,我们姑且按这种假设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合部位(沥青)混凝土开裂、破损往往是通病,譬如桥台与路基结合处、桥面伸缩缝处,以及这里的公路、铁路结合处。那么工程各参建方是否注意到这个问题呢?
1、设计方:是否根据现场勘查,对铁路公路结合部位有针对的进行设计,以避免后续施工的反复?这是关键。
2、施工方:这里指的是一期路基施工方。在施工中是否重视结合部位的操作。混凝土配合比的不当,浇筑后养生的不到位、强度不足、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等任何一道工序工艺的操作不当都会引起上述通病的发生。而且,在结合部位表现的尤为明显。
3、路面施工方: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等病害的防治重点与路面施工而言,重点在于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路面施工方的沥青混凝土是否满足要求?
4、养护单位:对于坑槽处的维修养护是否对其周边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以加强新旧面的衔接?还是仅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破损处进行简单的沥青填充。
以上几方就如同建筑的基础,层层递进。如不能从根本处解决,那么养护单位、管理单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互踢皮球也就无可厚非了。

赞(0) 回复(0)

梁庆东

2014-03-30 16:19:12 梁庆东

经过我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分析如下
常见的公路病害有塌陷、水毁、乏油(沥青路面)、滑坡、车辙、翻浆冻害等,通过这个段文字估计此公路破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车辆长期的强烈荷载、日晒、雨淋、冷冻造成公路翻浆水毁起坑槽。间接原因比如路面结构设计、路面强度、基层压实度是否达到要求再加上此段路是否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有地下水的地段等
后面说新铺设了沥青又没过几天又压坏了,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治根不治本的,没经过实际考察而满目的采取措施只有是徒劳!如果是地下水比较多,公路受到地下水的侵害那么应该采取周边设置盲沟、排水沟、井口等措施!还应该提高压实度必要时采取隔水材料。如果是去路面强度不够,采取加高厚度的混泥土路面。总而言之要做到排水合理。
我们应该明确责任方是谁,谁承担责任就由谁修。验收合格的公路交由甲方使用,如果在合同签订的养护期类。那么应该有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和养护,如果不在期限类,哪根据公路病害原因,来确定是由谁负责修复。
这根本不是什么魔鬼路面,是由于水毁导致路面起坑槽,车速过快,轮胎承受不住压力而爆胎。

赞(0) 回复(0)

于金龙

2014-03-30 15:53:22 于金龙

上面几个观点说的很好,支持下

赞(0) 回复(0)

武云飞

2014-03-30 10:34:40 武云飞

看到此,只想说两个字“腐败”

赞(0) 回复(0)

相关专题

更多专题>>

最新招聘

更多>>

相关职位

关于一览  |  联系我们  |  用户反馈

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25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