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简历中应不应该写明期望薪资?写高担心企业不给面试机会,似乎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不写,如果简历模板里这一项是必填的,那他们也宁愿填写上“面议”。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担心在简历中提出的要求越太高,自己获得工作机会的概率就越小,不如先争取到一个面试机会再说。第二种是想先看企业给出的待遇,是否能超出自己预期。一览路格英才网调查就显示,80%的网友都不会贸然在简历上标明自己的薪资要求。 其实不担心,只要你了解行情,给出范围,活用“年薪”和“税前”,划定底线,写出来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做不到以上几点那干脆不写。
如果你一定要写明薪资,建议你在填写时先对自己的目标职能在行业内的薪资范围做一个了解。比如,道路设计师在珠三角和内地的薪资差异还是很大的。具体你可以通过一览路桥英才网每年的薪酬白皮书了解最新的薪酬情况,和某个地区的薪资范围。这样,你给出的薪资要求也算是“有凭有据”,而不是乱写一通,以致丧失机会。
在了解自己在行业里的大致薪酬之后,结合你自己之前的薪资,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范围不要框得太小,要可高可低,这样你谈起薪来也可以收放自如。
活用“年薪”和“税前” 如果希望在谈薪时让自己有足够的余地,那可以在简历上写上你的目标年薪。像道路设计师大部份公司是资金制和提成制的,HR对于年薪的可操作空间比月薪更大。如果你真是对方中意的人,即便你的薪资要求有点超出对方的预期,你们还是可以“见面再谈”。另外,“税前”和“税后”也是有区别的。在面试时,如果HR对你的薪资要求面露难色,而你又非常想谈成时,就可以表示简历上的薪资是“税前”的。
划定底线 简单来说,就是问自己“我到底有多爱这个公司?”如果你纯粹为了赶紧找到一份工作,又或是因为太崇拜这个公司而不顾一切想进去,那可能要在薪资上做一些让步了。如果你对自己非常自信,并且把握十足,那完全可以填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期望薪资;但如果你没有把握的话,写上自己的最低薪资要求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没有明确要求求职者写明期望薪资,而你对行业内外的薪资水平又真的不了解,那建议你还是保守地选择不写,或者是写“面议”。